刚刚过去的这个“五一”假期,不少劳动者并没有时间享受休假,因为各方面的原因,他们在节日期间还奔波劳碌在各个岗位上。“五一”期间,早报记者也在多个岗位,体验劳动的酸甜苦辣。
劳动,无疑最美丽的;劳动,也创造了这个世界的一切。尤其是一些基层劳动者,节假日往往不是他们与家人团聚的日子,而是更为繁忙和辛苦的一段工作时间。年复一年的夜班和倒休不过是常态,不断重复的劳动节奏就是享受。即使在“五一”小长假,工地上的农民工依然在编织城市,马路上的清洁工依然在清洁城市,警察和保安依然在守护城市,快递员依然奔走在一个又一个家庭之间,用劳动方便城市……
这些平凡的劳动者,他们所干的工作往往不具备轰动性,他们的形象也从来不大能够吸引眼球,但如果没有他们的辛勤工作,不仅城市的正常生活难以想象,经济和社会秩序也无法正常运作。他们的存在,是时代繁荣的基石;他们的奉献,是生活丰美的保障。如何让他们不被遗忘,如何让他们能够真正感受到劳动的收获和荣耀,让他们生活在世人持续的敬意里,如何在整个社会形成尊重劳动、热爱劳动的风气,的确值得深思。
这个假期,关于劳动,最吸引眼球也最温暖人心灵的,是习近平书记的一句话,那就是“要让劳动者体面地劳动,有尊严地生活”。习书记的这句话,反映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劳动者的尊重和重视。那么在实际生活中,我们这个社会,如何做到像习书记所说的那样,真正让劳动者体面又有尊严,却是一道难题。
现在,不少人的价值观变了:所有努力的一切都在钱上,只要能挣到钱,无论是哪种手段得来的都光荣,只要有钱,那就代表着崇高的社会地位。真正的辛勤劳动者,却往往过着最卑微的生活。这个社会要想真正让劳动者能够体面而又有尊严,有两件事情必须要做。首先,是要真正树立起劳动者光荣的价值观,将劳动模范这样的称号,“五一”劳动奖章这样的荣誉,真正授予劳动者。其次,要重奖劳动者,要让人们看到,劳动也可以致富,劳动也可以有一定的荣誉。第三,一些升迁等机会,在一定比例上向诚实劳动者倾斜,给人以只要踏实,同样能够被提拔重用的印象。有了精神的、物质上的保证,那些踏实劳动的劳动者,才会感到有尊严,他们在这个社会上,才会真正体面起来。
新闻热点